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教育科研>>教研组建设>>文章内容
体育组:阳光下的“探戈”
发布时间:2018-05-1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陈国强

              


5月14-17日在苏州市高新区实验中学举办江苏省教研重大项目课题结题暨初中优秀足球课评比活动。本次活动由省教科院中小学教研室主办,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苏州高新区教育局协办,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承办。由来自于省网和13个大市推荐的共28位教师进行现场展示。为了让此次比赛得到公开、公平、公正的评审,省教研室从全省抽调了16位体育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大市教研员等体育专家参与评审工作。市北体育组全体老师有幸参加了15日、16日的活动。37度的高温,让我们感受了体育的激情,让我们享受了阳光下的“探戈”。

本次活动几大特色:

1、全国直播共研讨  跨越空间共成长

江苏学校体育网对本次部分课进行全国直播,运用菁体育网络平台,面向全国体育同仁进行赛况直播。这种利用可视化设备将视频、图像、声音等通过网络数据进行传送,并且通过聊天的方式进行互动探讨。跨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障碍,将全国体育同仁紧密相连。

2、体能监测高科技  智能互动促教学

本次足球赛课采用了sunfitlink健康体能运动负荷监测系统,由中国教科院研发,收集监测分析体育课教学,大课间,课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环境下学生运动负荷、心率、强度、卡路里消耗等指标。数据实时显示,后期数据分析,助力体育课堂教学设计,学生体质监测考核,各种活动数据分析。具有智能化互动教学,运动负荷过大预警,个性化设计特点。

3、阳光体育多元化  场地运用展风采

为提升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推进大课间多元化体育活动,苏州高新区实验中学的“两操两球一跑步”开展的如火如荼,分别是篮球、足球、啦啦操、把杆操和跑步,尤其是针对学校走廊多、围栏把杆牢固、密布的特点,特聘请江苏省体育教研员孟文砚教授等专家因地制宜、量身定制了目前全国独一无二的“把杆操”。这套把杆操,融合了艺术体操、健美操等体操要素,力求培养学生优美、健康的身体素质。

跑动----提脚---推拨……

同学们跟着老师的专业示范,认真学习,积极训练,不一会儿,满脸的汗水顺着脸颊下淌,同学们在绿茵场上用恣意的汗水挥洒着青春的活力与激情……

不同的课堂,给与会老师带来不同的思考和领悟。在课堂中有凸显学练方式的朋辈互助式教学、有彰显最前沿教学理念的技战术教学法的实施、有自主创新的辅助教具有效解决教学难点的新创举……参会教师将带着这些新收获、新理念、新方法落实到自己课堂中。

阳光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广大青少年走出教室,在阳光下,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它体现的是“健康第一”“强健体魄”的运动理念,力求让体育锻炼成为学生终身的兴趣和习惯。而足球课程的开展是阳光体育运动的有效补充,也是校园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教师应在阳光体育理念的指导下,提高室外教学比重,通过实践参与习得足球知识和运动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巧用多媒体室内室外教学相结合,增强课程的趣味性;为学生搭建联赛平台,培养竞技意识,提高团队合作精神。

苏州的夜晚,是那么的宁静和安详,市北全体体育教师迫不及待的进行了教研活动,大家畅所欲言,对这次活动心得如下:
一、走向自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阳光体育倡导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强调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自主性的激发,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运动观。因此,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向自然,在阳光下开展足球教学,而不是将足球教学局限在校园操场的空间内,要让学生在自然环境中,顺其自然地学习足球知识,习得足球技能。 
二、巧用多媒体,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足球教学提供了新的途径,改善了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枯燥学习模式,教师可在室内播放多媒体展示有趣的比赛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足球教学融入比赛过程讲解中,进而提升足球教学的趣味性,然后,再通过室外训练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 
三、开展足球联赛,培养合作精神 
  阳光体育强调学生快乐体育、快乐运动,让学生在体育运动和锻炼中体会运动带来的乐趣,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基于此,教师可为学生搭建参与足球联赛的平台,让学生在团体合作竞技中体会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带来的精神愉悦,促进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总之,阳光体育践行的是“生命和谐”“健康第一”的理念,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带领学生走向自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引入多媒体和趣味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实现体育锻炼与学生兴趣点的高度融合;以足球联赛的形式丰富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团体合作精神。最终,实现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目标。 

此次活动,我们虽然只是参加了2天,但收获满满。这次课题研究极大地促进了体育教学,使广大教师在教育理念、课堂教学能力方面都有了长足的提升,也使学生因此课题的辐射而受益。正如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体育教研员孟文砚教授所说:“以教学教研为基础,以课题研究为引领,把我们的体育教学搞得有声有色,有情有理,有滋有味”。

(陈国强、王强、魏明强、谢艳、荆玲玲)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