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5日两天,受校长委派,我和刘阳天老师赴南京参加江苏省初中阶段STEM教育研讨会。这次研讨会规格很高,参加的都是各大市的STEM教育试点学校和示范学校,像我校这样尚未开展STEM课程的学校来参加研讨会的寥寥无几,全凭校领导的争取和教科院的眷顾。
会址选在南师大附属中学树人学校。这所学校地处长江边,因历史悠久,更兼有众多知名校友如水稻专家袁隆平等而名扬南京,学校取名树人,既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之意,又因为与鲁迅有些渊源,鲁迅后来的名字叫周树人。
集中地点在报告厅。报告厅的门厅,是一些科创项目的企业设置的几个展位在推介STEM课程装备。我走马观花地看了一会儿,也体验了RV技术。在展位上,我看到了一套《机器人创意程序设计》,而主编是丁婧、李骏扬。2016年我在试课的时候,李骏扬曾多次来我校,我去南京的时候,也曾经去过他家,可以算是老朋友了。我当即拍了照,微信发给李骏扬博士,聊了几句。门厅里还看到了几本中小学STEM课程方案的小册子,主编是王国强和顾建军。顾建军教授曾经来过我校一次,也算是有一面之缘了。
报告厅的后墙标语为“吃得菜根,做得大事”,看到这我不禁一笑,想想这句话最古老的出处应该是“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
4日下午的活动,是几个学校的STEM教育成果分享,然后,看了树人学校的社团活动。树人学校的社团内容繁多,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戏剧社团,一群学生像模像样地排练话剧。
5日上午,是研讨会的高潮,开幕式主席台台上就座的一排人,名头都够响亮,有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国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顾建军、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副主任董林伟、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张利明、江苏凤凰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晨岷、南京市教研室副主任张宏、南京市鼓楼区教育局副局长侯正永、省中小学教研室信息技术教研员丁婧博士、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校长孙小红。头一天看到的4个名字,竟有三个在主席台。会议由丁婧主持,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国强、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张利明、鼓楼区教育局副局长侯正永发表了讲话。南师附中树人学校校长孙小红向全体参会代表致欢迎辞。
研讨会的重头戏,是顾建军教授的报告《走向融合与本土的STEM课程》。顾教授分享了在国外看到的STEM ,谈到了我们推进STEM教育的初衷、研究动态、关注热点、资源配置,以及当前STEM教育的误区等问题。提出STEM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顾教授的报告中我体会到,我们的STEM教育起步晚了,但我们总要搞起来。我们虽然错过了十来年师资队伍培养阶段,但也少走了弯路,其他学校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经历,以及十来年技术的更新换代,都将为我们提供更有利的条件。如果不上马,我们的师资锻炼总是在起跑线之外,总不会有任何提高。
5日下午,是体验活动,与会人员到各个工作室体验STEM课程。我和刘阳天老师去的是一个泡沫小车的制作活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