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常州市市北实验初中携手“追光者家庭教育指导站”为八年级家长精心策划了一场名为《“慧”沟通,“巧”规划——赋能家庭美好假期》的家庭成长沙龙。本次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与情境演练,助力家长提升假期中的亲子沟通与规划能力。
活动在轻松有趣的“撕纸游戏”中拉开帷幕。奉英老师引导家长们闭上眼睛,仅凭指令完成折纸和撕纸。当大家睁开眼,展开手中的纸张时,现场顿时响起一片笑声——有的作品中心镂空,有的四角不对称,形态五花八门,气氛十分热烈。这一简单的游戏,却生动揭示了“单向指令”在沟通中可能带来的误解与偏差,也让家长们深刻体会到孩子在接收模糊指令时的困惑与无助。
随后进行的“假期心情温度计”环节将活动推向一个小高潮。奉英书记邀请大家将教室中间的过道想象成一个巨大的情绪温度计:一端是代表“超级期待”的“高温区”,另一端则是代表“充满挑战”的“低温区”。家长们需凭对国庆假期的第一直觉,选择自己的站位。起初大家还有些犹豫,互相张望,但很快便纷纷起身,果决地走向代表自己真实感受的区域。最终,约三分之一的家长带着笑容站到了“高温区”,而许多家长则沉思着聚拢在“低温区”,现场瞬间形成一幅直观的“假期情绪地图”。
紧接着是真诚的分享时刻。“高温区”的一位妈妈分享了他的“小秘诀”:“我们家和孩子约定,国庆一起去看他想看的电影,这是我们都期待的放松时光。” 而“低温区”的一位妈妈则道出了普遍的焦虑:“我最担心的是手机‘拉锯战’,孩子一有空就抱着手机,说多了嫌烦,不说又着急,假期那么长,真不知道怎么办。” 这些真实的分享立刻引发了在场家长的强烈共鸣,纷纷点头或补充类似的经历。
在随后的情境模拟中,家长们利用知心慧语AI小程序,就刚才提出的“手机管理”“作业拖延”等真实痛点,与AI模拟的“孩子”展开对话。现场讨论尤为热烈,当一位“家长角色”尝试沟通时,组内其他成员全神贯注地记录、分析,不时低声交流:“这句话语气有点急,孩子可能会抵触”“如果先肯定再引导,效果会不会更好?”…… 在角色互换和集体反思中,大家对“停、看、听”的沟通技巧有了更真切的领悟。
整场活动在真诚、开放的交流中圆满结束。家长们意犹未尽,纷纷表示不仅学到了方法,更在互动中感受到了支持与共鸣。此次沙龙是家校共育的一次暖心实践,也为构建和谐亲子关系注入了新的能量。
图文:王逸涵 审核:魏兆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