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的斑斓画卷缓缓卷起,空白的画布再次展开,等待着用努力与汗水挥洒新的色彩。在新学期即将正式开启前,老师们集聚于德育工作研讨的会议室。会议伊始,杨小春校长就“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问题,给予班主任老师和任课老师方法和策略,即作为教师应当在持续学习中夯实专业根基,紧跟时事让德育育人落地,修炼育人智慧让沟通更顺畅。不断提升教师素养是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关键,而德育培训的核心是在 “做好工作” 与 “自我滋养” 间找到平衡,即能高效解决班级问题、助力学生成长。
奉英书记关于“困境学生转化策略”这一主题,首先,明确家庭作为一个动态发展的系统,在不同周期阶段,家庭成员的养护责任会发生显著变化,这对孩子性格的塑造会产生较为关键的影响。其次,针对青春期孩子成长特点和需要,从生理和心理两个层面分析了青春期孩子的多方面改变,整体围绕 “自我认同构建”“独立意识觉醒”“边界感确立” 三大核心展开。再次,基于孩子常见四种不良行为,提出管理儿童的基本原则及培养学生好习惯的策略。最后,积极有效的沟通和专注力训练是改变困境学生的有效措施。
在班主任教师经验分享环节,七年级班主任代表李媛老师分享了帮助七年级新生快速适应入学的策略,七年级是学生从小学过渡到初中的关键 “转型期”,面临学习节奏、人际关系、自我认知等多维度的变化,容易出现适应困境(如学业压力骤增、社交焦虑、作息混乱等)。李老师结合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成长需求,从多个核心维度,构建分层、有序的入学适应路径,帮助学生平稳度过转型期。
八年级班主任代表吴妍老师强调要以“看见式” 的理解和“赋能式” 的守护陪伴特殊学生的成长。在面临“突发状况”时,老师应当冷静应对,用教育智慧解决“难题”。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编织的光网,守护学生循着自己的节奏,最终在属于自己的天际,绽放独有的璀璨,而教育的本质,就是让每个生命都能如其所是地绽放。
九年级班主任代表黄洁老师分享了助力学生的成长多维策略,孩子的成长从来不是学校或家庭单方面的 “独角戏”,而是需要通过高效沟通维度打破信息壁垒、依托多元合作平台整合资源、聚焦精准共育内容解决实际问题的 “协同工程”。三者如同支撑 “共育大厦” 的三根支柱,唯有深度融合、同向发力,才能为特殊学生搭建起覆盖 “成长全场景” 的支持网络,让每一份关爱都落到实处。
学生发展处魏兆东主任为助力班主任教师快速进入新学期工作状态,确保学生尽快进入新学期学习状态,明确工作重点与方向,从班级管理奠基、学生成长护航、家校社协同及班主任自我提升四个维度,在全校集体大型活动、各年级日常管理任务和各班级个性化要求等多方面,为每位老师梳理新学期班主任工作部署内容,确保班级工作有序开展。
新学期是教育教学的 “新起点”,也是学生成长的 “新契机”。教师作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学质量的守护者,需提前从 “教学规划、学生关怀、环境营造、心态调适” 四个维度做好准备,既要夯实 “教学硬基础”,也要传递 “教育软温度”,确保新学期工作有序、高效、有温度地推进。此刻,我们又一次站在了新学期的起点,这是一段充满无限可能的旅程,愿我们以热爱赴新程,以笃行向未来!
图文:戴新亚 审核:学生发展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