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德育天地>>班级建设>>文章内容
九6学子踏春行:灵山悟禅意,拈花觅诗情
发布时间:2025-04-2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黄洁

一、春启新程:奔赴自然与文化交融的课堂        4月27日清晨,伴随着晨光微熹,全体师生踏上了以“感悟传统文化,涵养心灵成长”为主题的春游旅程。在临近中考的紧张时刻,这场融合自然探索与人文浸润的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身心的放松,更成为一堂生动的文化体验课。   二、灵山大佛:触摸千年佛韵,聆听心灵回响       上午9时许,师生们抵达灵山胜境。高88米的灵山大佛巍然矗立,青铜佛身在春日暖阳下泛着庄严金光。学生们跟随导游追溯佛教文化脉络,从九龙灌浴的恢弘场景,到“天下第一掌”前虔诚祈福,再到登上218级台阶亲手触摸佛足,感悟“脚踏实地”的深意。有专业人员现场讲解:“灵山的历史可追溯至唐代,大佛的建造不仅是技艺的巅峰,更是中华文化包容性的象征。”  


三、拈花湾:禅意小镇里的诗意栖居  

   午后,师生转场至毗邻的拈花湾禅意小镇。白墙青瓦、小桥流水间,学生们换上汉服,体验“一日唐风宋韵”。活动分为三大板块:       1. 手作悟禅:于香月花街观赏非遗扎染、手捏陶艺,在慢节奏中体会匠人精神;       2. 园林探幽:分组完成“禅意摄影挑战”,用镜头捕捉鹿鸣谷的竹影婆娑、梵天花海的缤纷画卷;       3. 夜禅共赏:夜幕降临时,水幕光影与无人机表演交织出《禅行》大秀,学生们在“一苇渡江”的意境中感受科技与传统的碰撞。   四、成长印记:在行走中收获多维成长       此次春游突破传统游览模式,设计多学科融合任务:             - 地理实践:通过地形图分析灵山景区布局特点;             - 语文创作:以“禅与春天”为主题撰写即兴小诗;            - 团队协作:完成“拈花密令”定向打卡任务。            学生代表李同学感慨:“原本以为只是爬山看景,没想到在团队合作中重新认识了家乡的文化底蕴,压力也随着梵音渐渐消散。”   五、尾声:春游亦是心游          归程途中,年级主任总结道:“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我们更需为学生打开一扇感知美、传承文化的窗口。灵山的厚重与拈花湾的灵动,恰似初三学子应有的品格——既要脚踏实地拼搏,亦要葆有诗意情怀。”这场春游,不仅留下了满相机的好风光,更在少年们心中播下了文化自信的种子。  

           图:杨宇轩      文:王储兴        审核:刘正奎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