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春光正好,3月20日至21日,市北实验初中七年级的同学们走进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展为期两天的劳动与技术实践课程。同学们在十余个特色项目中深度体验,将课本知识与劳动创造深度融合,在春日里书写了别样的成长篇章。
科技与创新
探索未来之光 点燃智慧之火
机器人课程人气高涨,同学们都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在搭建区域,同学们熟练地拿起零件,按照设计图搭建机器人的框架,当看到自己亲手搭建的机器人按照指令顺利行动时,他们满脸都是成就感。
在OM课程中,同学们被分成若干小组,面对各种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共同设计原创表演。各小组围坐在一起热烈讨论,思维的火花激烈碰撞,他们分工明确:有的负责绘制标语,有的负责寻找材料,有的负责设计汇报......团队协作氛围浓厚。
人工智能课程引领同学们走进前沿科技领域。老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与应用场景。同学们在电脑上操作相关软件,尝试使用简单的操作方式对未知领域进行探索。
现代生物课程中,同学们在实验室里借助显微镜等工具,仔细观察细胞结构、植物切片等生物样本。他们认真记录下观察到的现象,与老师和同学积极讨论,共同探索生命的奥秘。
艺术与设计
动手创作之趣 感受美学之韵
影视梦工场里,老师为同学们详细讲解了拍摄技巧,从不同景别的运用到拍摄角度的选择,同学们听得全神贯注。之后,同学们又在电脑前认真学习后期剪辑,商量拍摄脚本,用镜头记录下自己眼中的精彩瞬间与独特想法。
陶艺课程中,同学们围坐在陶艺桌前,学习基础技法,将原本不起眼的泥土塑造成各种形状。在塑造的过程中,同学们感受着泥土的质感,体验传统陶艺的独特魅力。
建筑模型课上,同学们领取各种建筑材料,如轻木、塑料板等。在搭建过程中,他们充分发挥空间想象力,对建筑的外观与结构进行创意设计,搭建出一座座独特的建筑模型。
手工与工艺
传承技艺之魂 锻炼能力之基
十字绣课程上,同学们手中拿着绣布与彩线,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从最基础的针法学起。他们屏气敛息,小心翼翼地将彩线穿梭于绣布之间,每一针都绣得极为认真,力求绣出完美的图案。从简单的线条到复杂的花纹,他们将耐心与细心融入每一针,逐步完成一幅幅精美的作品。
创意手工剪纸课上,老师先为同学们展示了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激发了大家的创作热情。随后,同学们拿起剪刀,将彩纸折叠、裁剪,在一次次尝试中,掌握了对称剪纸、团花剪纸等技巧。一把把剪刀在彩纸上飞舞,不一会儿,形态各异的动物、花朵等图案便呈现在大家眼前,传统艺术在同学们手中焕发生机。
金工课上,同学们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操作各种工具。他们学习使用锯子切割金属材料,用锉刀打磨边缘,这对于同学们来说都是新奇的体验,体验工业制造过程中的严谨与细致。
篆刻课堂,老师首先介绍了篆刻的历史文化背景,随后为同学们示范写稿、刻制印章。学生们拿起刻刀,小心翼翼地在石头上刻下自己的印记,从笔画的粗细到线条的流畅度,都反复琢磨。在刻制过程中,他们领略到传统印章文化的博大精深。
电子电工课程中,老师带领大家认识各种电路元件,如电阻、电容、二极管等,并讲解了它们的功能与工作原理。学生们在实验台上动手操作,使用螺丝刀、电烙铁等工具,将电路元件焊接在电路板上,进行简单电路连接,为探索电子世界打下基础。
生活与健康
品味生活之味 关注健康之源
烘焙教室里弥漫着香甜气息,同学们系上围裙,戴上厨师帽,化身为 “小厨师”。在老师的示范下,他们将面粉、黄油、鸡蛋等原材料混合在一起,揉成面团,再制作成各种形状的小点心。通过小组协作,同学们体验到了从原材料到美食的神奇转变,也提升了生活技能。
茶艺课程上,老师优雅地为同学们演示泡茶流程,从温杯、投茶、注水到奉茶,每一个步骤都充满讲究。学生们认真学习,亲手操作,感受茶文化的魅力,感受传统文化的优雅与宁静。
插花课程同样精彩,老师讲解了插花的构图原则与色彩搭配知识。同学们挑选自己喜爱的材料,精心制作、布局,创作出一朵朵美丽的花,提升了审美与文化素养。
首日的劳技课程丰富多样,同学们在各个课程中积极参与,收获满满,不仅提升了技术素养,还培养了创新精神与团队协作能力,相信接下来的课程会给他们带来更多惊喜。
图片|七年级教师
文字|王逸涵
审核|郑 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