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三十的火,十五的灯”,元宵节是热热闹闹中国年的“压轴戏”。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前人称夜为"宵",而正月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猜灯谜、吃元宵,全家团聚,其乐融融。周六,同学们与家人一起欢度元宵佳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不仅要欢庆节日的喜庆与祥和,更要深入思考元宵节所蕴含的文化自信。
元宵节精神的第一要义就是“解放”精神。人们看灯、赏灯、玩灯,超过观月的欲望。清代梁元颖《元夕前门观灯》有云:“今宵闲杀团团月,多少游人只看灯。”仿佛人们就是要制造出人世间的光亮来与月光媲美。看灯必然要到户外,到通衢大街上。人们在屋子里“猫”了一冬了,元宵节的花灯吸引大家到户外走一走,这样对身心健康有好处,所以会有“走三桥”“走百病”之说。大家很快就要投入到繁忙的工作学习中去,元宵游可以说是一种热身运动,让大家活动活动筋骨,以更加激昂的斗志和饱满的热情为新一年的工作夜袭开个好头。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元宵节的传统习俗文化吧。
元宵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美其名曰“元宝”,有团圆美满之意,虽然地区上有元宵与汤圆的差异,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义却相同。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俗语有句话叫和气生财。家庭的和睦以及家人的团圆对于一个完整的家庭来讲是多么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元宵节一定要和家人吃上“元宵”。猜灯谜是元宵灯节派生出来的一种文字游戏,也叫“打灯谜”。将谜面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增添节日气氛。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龙是中华的图腾,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正月十五舞龙灯,载歌载舞的喜气氛围,流传于很多的地方。舞狮子,又称“狮子舞”、“狮灯”,多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表演。狮子在中国人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元宵节还有踩高跷、祭祀、走百病、烧香祈福等等习俗。这些传统习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人们通过参与这些活动,感受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为了继承和发展这些传统文化,我们需要加强对元宵节的宣传和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到节日活动中来。同时,我们也需要对传统习俗进行创新和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审美。例如,可以通过科技手段将传统花灯与现代光影技术相结合,打造更加绚丽多彩的花灯景观;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开展线上猜灯谜活动,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节日的欢乐氛围中。
作为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它不仅是家人团聚、共享美食的时刻,更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不仅要欢庆节日的喜庆与祥和,更要深入思考元宵节所蕴含的文化自信。元宵节的文化自信不仅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上,更体现在对节日文化的创新和传播上。
通过创新节日形式和内容,可以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和参与,从而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例如,可以将元宵节与现代文化元素相结合,打造具有时代特色的节日活动;也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平台,扩大节日文化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对节日文化的国际传播和交流。通过将元宵节等中国传统节日介绍给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这不仅有助于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也有助于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
关于文化自信,我们需要知道---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走向强盛的重要支撑。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保持和发展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文化自信显得尤为重要。而元宵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自信的意义与价值不言而喻。
总之,元宵节文化自信不仅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上,更体现在对节日文化的创新和传播上。通过加强对元宵节的宣传和教育、创新和发展传统习俗、扩大节日文化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等措施,可以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文化创新和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图:黄洁 文:黄洁 审核:谷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