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姜文果 摄影:姜文果 审核:魏兆东
《觅渡》观后感
——“一息尚存,此志不懈”
“觅渡觅渡,渡何处。”击楫中流,寻寻觅觅,当渡何处?觅之一字,从爪从见,用双手和双眼,探索救国的真谛。渡之一字,是前行于激流之中,追寻不灭的信仰。觅渡之中, 我看见,瞿秋白的一生——
觅信念
觅渡桥畔,我遇见少年秋白。廊前驻足,望他觅一抹信念,寻一个新中国。那日双十佳节,满城红灯,他却是那幽幽白光,那书写着国丧的白灯笼。觅渡桥头,他问“如果牺牲掉一条性命,可以阻止历史的倒车,你愿意吗?”我不语。他的一声愿意,伴随眉宇间的坚定,燃起少年秋白心底的火种,一腔热血,更加有了温度。
觅生命
“人若有灵魂,何必要这躯壳;人若没有灵魂,又要这躯壳有何用。”幼时拜读秋白遗作《多余的话》,费解甚多,一度怀疑之。牢里之人,如笼中之鸟,却一心向往着高挂的艳阳。至现在重读,方觉悲歌痛楚。昏暗的牢笼里,我看见他朝着小窗外不住张望。澄明与忧心,概括出秋白的一片丹心。激情之宁静,生命之流淌,奉献之彻底,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交织在点点薪火之中,为新中国开辟出康庄大道。秋白之性格,不盲目斗争,不动摇使命,如流水不失柔情,却也有穿石之力。秋白之信仰,追求纯粹的救国之路,而非狂热之盲目。正如他所言,革命的目的,是想给自己一个在这个不堪的世界一个生存的意义。
觅归途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病榻前,秋白独一人,三杯酒,祭奠恽代英与张太雷。面对死亡,他毫无恐惧,坦然一笑,坚信革命精神永不死的真谛。绿野里他漫步,高唱着国际歌,仿佛坦然感谢着敌方军官给予这位将死之人烈士的桂冠。野菊丛中,他坐着,一句此地甚好结束了他铿锵绽放的一生。
渡中国
“觅渡觅渡,觅着觅着,就看见了。”百年来革命事业的开拓者们,前仆后继,以镰刀和锄头或是一只铁笔洒热血于我兰陵城中,开辟出共产主义的浪潮。秋白,你如一束光,穿透枷锁,照射在真理的书桌之上,你是一颗火种,洒在旧中国的大地上,燃起熊熊烈火,涅槃一个崭新的中国。你在一生的寻寻觅觅里,渡人,渡己,渡整个中国。你是真理的寻觅者,新中国的摆渡人。你在动荡不安的硝烟里,挺身而起,在黑暗中吹响黎明的号角,在战火里讴歌正义的曙光。
“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寻觅之中,瞿秋白渡见新的中国,渡见共产主义带来的春暖花开的中国。觅走革命之路,觅向奋斗彼岸。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征程。我必将牢记觅渡精神,在不断的上下求索中紧随秋白的脚步。
九一班 陈奕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