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在这秋风送爽的日子里,常州市市北实验初级中学七年级的同学们带着父母、老师的期望和嘱托、怀着对基地的好奇和憧憬,汇聚在环境幽雅、风景如画的金坛黄金村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进行为期一天的劳动实践活动。
在这里,同学们第一次近距离感受丰收的喜悦,挖红薯、割稻子、打连枷、舂稻米、踩水车、推石磨、挑担运粮、大田挖沟;第一次参观稻米文化馆,实地观察到了各式农具的演变,感受到了现代机械与科技对农业的推动,也见证着黄金村村民们在老书记的带领下脱贫攻坚、共同奋斗的时代征程。
劳动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早已融入进中华民族的基因中,劳动教育也是我校一直以来的光荣传统和办学特色,生根平凡,亦能创造精彩,我们市北学子要在乡土中国中磨砺青春,在黄金土地上知行合一,淬炼坚韧品格,致敬所有时代的奋斗者!
学生见闻与感想
稻米文化馆陈列着黄金村的稻米特产。我们了解到了稻米从深耕到收获需要翻耕、旋耕、浸种、耙田、催芽、播种等16道程序,也看到了各式农具的演变。
稻香田里看丰年,可丰年却不只有金灿灿的稻子,还有那林立的甘蔗。糖蔗较硬,糖分多,是蔗糖的大好原料;而果蔗质软香甜,宜入腹;糖蔗之翠,果蔗之酱紫,编织出了一幅生机盎然的黄金蔗田图。
同学们兴致勃勃地模仿起农民伯伯割稻子的样子。左手抓住一把稻秆,右手紧紧握着一把镰刀,将它轻轻贴近稻根,再用力一划,稻子便被整齐地割了下来。黄澄澄的稻田里,弥望的是堆堆的稻谷山和同学们弯腰起身挥洒汗水的身影。
在石臼舂米、踩水车、手推石墨等活动中,同学们做到全员参与并且沉浸其中,虽然过程艰辛但也乐在其中。大家了解了在农作过程中农具的使用,熟知了从稻穗到米粒的全过程。
两袋沉米、一根木担,构成了农民们每日必需的任务。这次,我们体验了一次看似简单实则不易的挑米。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前后两袋米忽上忽下,光滑的扁担不断地磨着我们的肩。
文:陈冬朋 图:陈冬朋 审核:魏兆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