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在雾霭的早晨来到这里,却在明媚的正午见到了最温柔的竹海。
两个小时的车程使我感到疲惫,所以,下车后看见的美景也荡不起我心中的涟漪,雾蒙蒙的天气为竹海掩了一层纱,我什么也看不清。
这种情绪一直持续到中午,天空洒下缕缕金光,将我的坏心情驱赶,这时,竹海仿佛不一样了。
步入竹海,一片盎然的绿便闯入眼帘。高低不平,曲折蜿蜒的石板路两旁都是绿色的翠竹,如同身披甲胄的战士,坚守着伫立着。正午将阳光洒向人间,揭开那层薄纱的竹林终于露出了“庐山真面目”
清风不时拂过,拂过少女的刘海,吹起山上的竹叶,荡出湖中的涟漪,也洗涤我的心灵,鸟儿歌唱青山的神秘,却在湖中看见自己的美丽,都忘记了飞行于这天地,只愿守住湖中的自己……还看见小舟在湖面飘荡,船夫用木筏轻轻划破平静的湖面,船上坐着游人,享受着清风翠竹鸟鸣水澈。明媚的正午来到这里,金灿灿的阳光洒在竹浪上,泛起碧海金波,游人们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情歌。
一切都与我刚开始看见的不同,仿佛我在我的梦中徘徊,我想,我是愿意的,这样美丽的南山竹海才是我愿意看到的,就这样,我开始移动脚步浏览于这似梦非梦的仙境中。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爬上山去,终于见到了心心念念的老寿星。和我想象中的一样慈眉善目,和蔼可亲,神话里,他手里还拿着大寿桃,寓意长命百岁,幸福平安。在老寿星的雕像前,挂着许多游人写上去的愿望:许自己前程似锦;愿家人长命百岁;祝他人幸福平安。寿星前的青炉中插着许多香,袅袅青烟向天上飘,我想,人们的愿望会被它带给天神吧。
之后又去看了鸡鸣村,千奇百怪各种各样的啼叫谱写出一首首赞歌。穿过几条曲径的小道,鸡鸣村的深处就是竹文化博物馆。这里是艺术品的天堂,各式各样的竹制品,精巧细致。最吸引我的就是那面“竹”字墙,简简单单的一个“竹”字,居然有那么多种写法和变化,有的粗犷有力,有的线条细致,有的委婉含蓄……让人不得不感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一趟趟下来,最后,我躺在竹丛中的摇椅上,感受微风拂过脸颊,听着孩子的欢闹老人的闲聊,闻着竹子的清香,潺潺的流水在耳边回响,那一瞬间,古人为什么热爱山林隐居了。
从常州到溧阳要两个小时的车程,从青林翠竹到碧水溪流,从青砖小巷到重岩叠嶂的山峰……它像一幅浓墨重彩的水墨画,谱写着最美好的人间。
这就是我眼中的南山竹海。
文:刘子菡 图:陈子薇 高宇顺 审核:班主任蒋丽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