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的记忆 舌尖的非遗
糖画,顾名思义,就是以糖做成的画,它亦糖亦画,可观可食。糖画起源于明代的“糖丞相”, 《坚瓠补集》中曾有记载:“熔就糖霜丞相呼,宾筵排列势非孤;苏秦录我言甘也,林甫为人口蜜腹。”为让辖区内青少年体验舌尖上的非遗制作,增强青少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9月19日,常州市钟楼区荷花池街道机械一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常州市市北实验中学和常州丰悦文化服务中心开展“甜蜜的记忆、舌尖的非遗”为主题的非遗活动。
此次非遗活动邀请了非遗糖画传承人吕广平老师走进机械一村社区,近距离与学生面对面展示糖画技艺绝活。活动一开始,吕老师详细同青少年讲解了糖画起源、所需工具、制作步骤、制作技艺、注意事项等几个方面,并着重讲解了糖画的制作过程。“做糖画必须要一气呵成,要做到手抖糖落,手扬糖收,一气呵成。” 吕老师一边讲述着糖画板上的制作要领,一边用小汤勺舀起熔化了的糖汁,一放一收、一顿一抖,短短十几秒,一个个造型精美、栩栩如生的糖画作品便展现在青少年们的面前。
“太厉害了,我也想试试!”青少年们到吕老师娴熟的技艺,纷纷惊叹,跃跃欲试。在吕老师的帮助下,他们都亲身体验了一回,不一会儿,青少年制作出了各种各样、栩栩如生的动物糖画,在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糖画只有在一些民俗活动或者公园之类的地方才能看到,我从来没做过,这次体验太棒了!”市北实验中学学生七(8)班褚宸熙开心地说道。
在现代社会里,新事物的兴起,湮没了儿时的美好记忆,糖画成为了正在慢慢消失的老手艺,但是这些非遗恰恰是我们的文化,是我们的根,希望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能够学习非遗文化,让中国的传统文化深植在心中。
(撰稿:夏丽雯 摄影:李爱红 审核:李爱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