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团队之窗>>团队动态>>文章内容
暑期进社区——草编袖珍花篮 体验非遗魅力
发布时间:2022-07-2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李媛

7.28号上午,市北实验初级中学联合机械二村社区开展了“草编袖珍花篮 体验非遗魅力”的艺术实践活动。同学们在动手编制花篮的过程中,体验了我国传统非遗的魅力。

草编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草编制品不但有实用性,而且富有较高的艺术欣赏性。常州市开放大学的朱东斌老师选取生活中常见的材料,用毛线和纸杯巧妙结合,给同学们示范了草编花篮的制作方法和注意要点。同学们不仅听得认真,而且有了自己的创意想法。看似简单的草编花边其实还有很多技巧,在朱老师的指导下,大家都完成了自己满意的花篮作品。

通过自己的实践,将生活中的材料变成艺术作品,让草编艺术焕发了新生命。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暑期生活,更是传承了我国优秀的非遗艺术!


学生感想:

在机械二村社区的课堂上,正举办着草编花篮的暑期社会实践。
  编袖篮,体验非遗魅力 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常州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的智慧传永至今草编花篮也在其中之一。
    老师一讲完要领要求我便不及待的起毛线按照老师的方法编织起来,先用纸杯作模型,分成九等份后由上至下依次剪开,单是“剪”这一步便有大智慧,每一间隙中要2毫米,方便后面的操作这时候,就可以用双面胶绕在杯底,将毛线一圈一圈绕上去,开始间隔分叉的编织。这编织看似简单却极需耐与细致心要静,眼手要灵如此一番便成了
  非遗文化让我体会到的乐趣远不止是编完花篮的成就感是身在中华的自豪,人民与社会实践结合在一起的奇妙感,更是劳动人民与社会实践结合在一起的奇妙感也是窥见祖先文明的惊奇感。——七(6)班 吴凌妃


参加社区活动前,我们上网查到了,目前可见的中国最早的草编义遗物,是河姆渡人制作的,于今已有7000年之久。活动时,我们一开始根据老师所讲的要求我们想编一个花篮,但是,我们编到三分之一出的时候,发现我们发现编出来的部分有留白,开起来不那么美观,而且我们编出的花篮重心偏低,于是我们改变了策略,准备做一顶草帽,我们将杯子剪成九份的条状,压在桌面上,编了起来,最终,在我和王淑婷的配合下,完成了一顶别具一格的麻绳编的草帽,在这次活动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限魅力。——七(6)班   李灿华 王淑婷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