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送爽,月桂飘香。为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着力发展学生以技术的设计与应用为基础的技术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一定的人生规划能力。9月13、14日,常州市市北实验初级中学八年级全体学生来到青少年活动中心,体验为期两天的劳动与技术实践课程。
手工工艺 劳技立德
金工 纂刻 创意手工
金工和纂刻教室里,一群手工艺术家们忙得热火朝天。选料,打磨,量取,翻折,制造过程中的每一步都要尽量做到毫厘不差。八(8)班的霍雨昊同学看着手上磨出的水泡,脸上却露出了笑容。他在课程感悟中这样写道:“看似机械的打磨中,蕴含着对器物最执着最生动的坚守……”是啊,一切一磨尽显工匠精神,同学们在挥散汗水的过程中体会到的正是国人这种坚守的执着。只有十年磨一剑的耐力,克尽职守的态度,精益求精的决心,才能让文化传承。
木工
来到快乐木工坊,同学们有节奏的“哧啦、哧啦”地拉锯,细碎的锯末在空中飞扬,像春天里飘扬的柳絮。来来回回拉上一阵子,粗木头就成了两半,再分别从中间锯开,就成了四瓣、八瓣。随后而来的推刨也是一项体力活,薄薄的刨花散落一地,像木头开出的花朵。经过一番精心操作,原本圆滚滚的木头就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艺品。
陶艺
“泥土是死的,经过人的手它便有了灵魂。”陶艺课程并不是简简单单的“玩泥巴”,就拿搓泥条来说吧,也是需要窍门的。泥条在手里揉搓的时间长了,泥就会因为吸收了太多水分二变得干燥,甚至会断裂。如果用两个手搓,则会让泥条长短不一。劳则思,思则善心声。同学们在陶的世界里,寻找泥土的气息。在泥土的世界里,塑造陶的美丽。
返璞归真,劳技育美
茶艺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同学们在茶艺教室体味到另一种诗意生活。无论是在精细青花的杯中,还是在陋盖粗瓷的碗中,无论是极品的龙井,还是自采的散叶,都会在沸腾的水里怒放,唤醒沉睡的精灵,复苏青春的活力,让人醉在其中,乐在其中,融在其中。
烘焙
来到活动中心二楼,香气中氤氲着幸福的气息。同学们用拇指将饼干缓缓定型,看着它绽放出的美妙裂纹,摆进烤箱,在香气与热气的氤氲中等待它变色、成熟,变成一盘温柔深情的爱。刚烤好时的确很漂亮,蛋糕表面呈现出淡棕色,膨胀起来,光滑而饱满,微微地泛着光。脱模后,周围是诱人的金黄色,切开一角,内部也是同样的金黄,没有分层,均匀细腻,像一块细密的海绵,松软而有弹性。吃到嘴里,几乎入口即化。
OM
挥舞画笔,塑造梦想舞台;一针一线,剪裁另类自我。OM教室里充斥着各种奇思妙想,天马行空的幻想经由同学们的演绎变成妙趣横生的故事。这门课程能让同学们呈现最美的艺术感觉,让每个孩子都是剧中的人物,成为自己人生中的主角,尊重艺术、学习艺术、在艺术的熏陶下树立自己正确的三观。
科艺光影 劳技增智
电子电工
路过美丽与精致,便步入了充满现代化气息的科艺课堂。在电子电工教室,同学们用手里的工具描绘出一幅幅绚丽的画,焊枪飞溅的一朵朵小小焊花,将他们的想象无缝焊接。艺术与科技相遇所激发出的火花,枯燥简洁的线条,与想象力之间的碰撞,万般情怀,跃然板上,总让人眼前一亮,心生“酷”念!电路并不只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这两天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电力的存在与魅力。
影视梦工厂
在活动中心的各处还游走着这么一群小小的艺术家们。他们写脚本、找素材、设计方案,剪辑视频。编导坐镇后方为故事润色,摄影师前往各处拍摄取材,荧前幕后的统筹是团队协作与人际沟通能力的体现。而世界也就在屏幕的尺寸之间,那些细节的处理、视角的选择、拼接剪辑的斟酌是另一番光影人生。
现代生物 机器人 3D打印
聚焦微观,放眼未来。现代生物课堂上,身着白大褂的“生物学家们”操作着精密的实验仪器。孩子们手下的书签材料,是从数亿万片树叶中找到那片生来只有一次的叶子。就像人的指纹,代表着个人特有的印记,透露出个性的特征。机器人和3D打印教室里,“发明家们”勇于挑战,打破常规,大胆创新。生命的发现和创造在这里上演……
(文:谷雨 图:八年级带队教师 审核:魏兆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