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校园动态>>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实践劳技乐无穷 赋能生命七色光——我校开展劳动技术教育活动
发布时间:2021-03-2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谷雨

325-26日,市北实验初级中学的芦花少年们前往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展为期两天的劳动技术实践活动。迎着春风,带着春光,我校少年人实践芦苇生根平凡,创造不凡的精神,于16节劳技课,21间劳技教室中,彰显了市北学子勤笃守纪、阳光乐学的风范。

自然艺术——返璞归真 静思求远

茶艺:清轻甘活的茶味香

一字至七字诗·茶
∙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46FAC88F3DB81ADF4FD46CAEDC36B994.png

走进茶艺教室,淡淡的茶香萦绕在鼻尖,两天的茶艺之旅让我感受到中国几千年的茶文化散发的浓郁清香。

“酒满敬人,茶满欺人。”倒茶要倒七分满是茶道的基本,也是告诉我们做人要学会保留和兼续,保留一份接纳别人对你建议的空间。看!茶艺并不只是简单的泡茶,品茶,在整个过程中,包含了我们对茶具的尊敬与为人之道。

茶如人的一生,没被摘采时,要经得起风吹雨打;被摘采后,也要经得起修剪加工;被人品尝时,更要经得起评价回味。也许,只有经历过荆棘,到达顶峰之后,才能把人生最浓的清香散发出来。

袅袅茶香中,我仿佛看到一个个老茶人们,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制茶,一群群年轻人品茶说茶……

——七(1)张靖雯,七(3)刘真真

陶艺:质朴的原始美IMG_1234(20210326-161457).JPG

那年的春分,杨柳依依拂眉梢,漫天飞花作雪扬,不知是谁家的一群顽皮小娃,圈杨柳枝作花环,赤着脚丫跑在田边,拢了那湖波春色,惊起水边鸳鸯?又是谁家的小娃,仿着造人的女娲,满手黑乎乎的泥巴,催长出思绪的新芽?

带着几分兴奋的情绪,我来到这个充满童年气息的教室,陈旧的紫檀木架上,是一个个生动可爱的泥塑稚嫩的手法充满着童年的味道,那些个蹲田垄里捏泥土的小孩。从上午开始,我们开始学习搓泥与手捏成型的造型物茶壶。搓泥字如其意,就是把泥搓软,其方法是把一抔陶土捏扁,在中心处放水,并从泥边四周开始捏搓,同时注意调整形态,经过多次反复,松软的泥,可以随手捏茶壶,茶壶先做茶身,然后是壶嘴,壶把,再次进行修饰,防止作用最大的壶嘴因时间不够而做工不精。

下午的学习则让我们开始学习泥条盘筑,就是做不同状态的马,我做的两匹马因为初次尝试,都出现了四肢与躯干掉落分散的现象,同学们抬头相视一笑,大家都是满头满脸满手的泥,却乐在其中,时光荏苒,任是那群捏泥巴的小孩。

——七(4)张君如,七(7)滑慧琳

插花:一蔓一枝的花艺美IMG_1237(20210326-170508).JPG

今天,我来到了少年宫学习插花艺术。一走进教室,我便被一屋烂漫的花朵惊艳了。浅金色的阳光泼洒在花朵之上,娇艳而明媚。课上,我学习了插花的历史。都说鲜花易衰,但谁又能想到,借由花艺,花朵的美丽竟能从遥远的六代传续至今。课堂上,在老师娓娓的讲课声中,我沉浸于东方插花的典雅古拙,西方插花的热烈奔放,也为自由插花均称淡雅的魅力而倾倒。我在插花艺术中看到了创作者的美好期望,感受到花姿的飘逸,花色的姝丽。

经过两天的学习,我受益匪浅,习古典文化,鉴优美花艺,品美丽人生。

——七(8)班赵偲婷

 

手工艺术——精工细作 诗意生活

十字绣:一丝一线绣出精彩IMG_1192.JPG

与绣有关的一切事物都是那样的美好而又充满诗情画意。手中的细线明艳亮丽,在格子上画出一个个简单的十字,可是还没有多久就时常出错,不小心刺到手……

种种麻烦困扰着我使我的大脑里不断奔涌出“放弃”二字,可是当我畅想勾勒了作品时,又重新振作起来,一步一步慢慢来。练着练着,越来越熟练,也越来越能享受到蕴含其中一份美好、喜悦的心情,只见一根根彩色的丝线在绸布上幻化成各种花纹。我不时抚摸着已经织好的图案,虽然有些粗糙,但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

刺绣不仅可以磨练人的心境,陶冶人的情操,能在繁忙的生活琐事中处于自己的一方净土中,编织出一种优雅而又平静的情思。

——七(4)孙凌

烘焙:春天的味道B5981651C610982638366DFA16569FC8.jpg

一阵糯米清香扑鼻而来,怎么会有这么令人垂涎欲滴的香味啊?快随我到烘焙教室一探究竟吧!

提前已经把糯米粉和好了,是淡青色的,还有三种馅料:豆沙的、芝麻的、蛋黄肉松的。我学着老师的样子从糯米粉团中揪出一小块,用双手搓成一个圆溜溜的球,再用大拇指压在圆球中心,放在手掌上不停地转动,做成一个小碗的形状,然后用勺子舀了一小勺豆沙进去,接着再把小碗的口子慢慢收拢。一个可爱的、小巧玲珑团子就做好了,一个个青团活像一个个胖乎乎的小娃娃;又似一只只温顺的小猫;如同一块块光滑的翠玉,哈,好像每一个青团都有一个自己的模样,各不相同呢。

该蒸青团了,老师往锅里倒了大半锅水,架上青团,盖上锅盖,便开始蒸了。大约煮了十来分钟,厨房里弥漫着蒸气,感觉象在云端里,空气中散发着青团诱人的清香。老师掀开锅盖,那香味更浓了,沁人心脾。我赶紧凑上前去,瞧那青团个个亮晶晶的,泛着深绿色,哪个苍翠的大树也比不过它哩!

——七(2)冯若楠,七(5)王文希

创意手工:剪刻中国风IMG_1231(20210326-161330).JPG

阳光正好洒进剪纸工作室的桌上。剪刀、尺子、钳子……一切仿佛都熠熠生辉,整顿心情,开干!“对折”“三折”“四折”,互帮互助的我们,是今天又一道温暖的彩虹。热火朝天,气氛正好,我们的不懈努力,定格在一张张温暖的彩色照片上。喜欢它的美观,它的多元素及制作过程的不易。手工不只是剪与刻,不只是与心灵手巧的结合,它有一股劲儿,一股热闹劲儿、一股坚持劲儿、一股友爱劲儿。星星、姑娘、风铃……还有立体摆件,我们都有,我们都能做。做它,不怕过程艰辛,只为那最后一刻成功之花的华丽绽放。

——七(4)于秋蓂

工业技术——精准严谨 巧夺天工

玩转建筑模型 有温度的历史艺术IMG_1240.JPG

我参加了“玩转建筑模型”的课程,收获了很多。一天内,从基础知识到课后实践,我认识到了建筑背后的历史和内涵,知道了什么是“样式雷”,什么是“烫样”,知道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和布局,知道了建筑模型制作的基本流程。通过实践,我了解到建筑作为“工科”的科学和严谨,背后一个个数据的准确性与制图的严谨性是多么重要,每一步都需要认真完成。“万丈高楼平地起”,建模的基础是稳固。两天的小组合作也让我意识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怎样去合理分工,如何共同完成工作,怎样去解决分期,这不仅仅是专业能力的锻炼,更是对领导协作能力的锻炼。通过短短一天,我了解到的是“建筑”背后的蕴意,它不仅仅是工程,它是有温度的,它承载的是地域的悠久历史和设计者的心血。建筑有严谨理性的一面,它同时也是艺术,染上了浪漫的色彩,它可以屹立于世界的某处百年不倒,也可以躲在尘世角落,“慢品人间烟火色,闲观万事岁月长”

——七(3)班屠韬冉

 

金工:打磨切割 挥洒汗水IMG_1236(20210326-170451).JPG

金工课程中做的最多的是“锉刀练习”,就是蒋一个铁块的面磨平。听老师说得简单,做起来可真是困难重重,不是站立姿势不对,就是手握姿势不对;一会儿腰酸背痛,一会儿累得肩膀也抬不起来了。好不容易磨平了铁块,老师便要求我们切割,而且是用锯子切!当时的我无法想象,用锯子能切断铁块?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上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铁块终于别我锯下来了,上面还发着热,我也累得满头大汗。接着是切割,我们一个个都拿着切割工具去锯坚如磐石的铁块,拉锯声此起彼伏,很快,“战绩”出炉,一条条弯曲如蛇的锯痕,一块块伴随着汗水的铁块,算是一天的收尾吧!

——七(8)班霍雨昊,七(5

电子电工:积极探索 精细操作C190FF8E7953BC0D3E603A6BA9AA4286.jpg

在科技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普通电路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了,于是,电子电工出现啦
“这可是一门危险的专业。”它最常见的一种工具便是电烙铁,这是烙铁焊接的热源,有内热式和外热式两种,而我们上课用的则是外热式。它的烙铁头有着整整400多度的高温,随便被碰到一下都是重度烫伤,就连手柄上端都有70—80多度,使用时非常危险,所以我们在使用过程中可要十分小心,绝不能一心二用。
“这也是十分有趣的专业。”课上我们利用焊锡丝、发光二极管、单片机、拨动开关、DC座做了一个沙漏图案的电路。小小的一个电路便用了我们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做出来的成品也是非常好看哦。

——七(4)黄婧雯七(6)孙涛

现代科技——智能与人工的结合

机器人:创新思维IMG_1235(20210326-170428).JPG

我很高兴能去青少年活动中心,两天下来收获颇丰。我们跟着老师学习了机器人的辨别和搭建。在介绍过程中,老师说:“懒惰是推动人类进步的一大力量。”这句话让我大开眼界。我们第一个活动是建一座塔,在我和同伴的合作下,最终搭建了61.3厘米高的塔。中途,我们的塔倒了很多次,都是因为底座不稳地,所以我们拆了一半的 塔身去加固底座,才使高塔稳定下来。第二个实验是制作两类小车,一个是用斜坡冲下的动力,另一个是用车上的橡皮筋提供动力。我们的两辆车都一位内搭建的问题,经常偏离方向,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明白了,做任何事都不能只图速度,要努力打好基础,才会有所成就。

——七(8)班郭航宇

3D打印:打破常规IMG_1182.JPG

我参加了3D打印”这门课程,在上课的过程中,我发现了3D打印技术的神奇和特殊。

影响特别神的是,我们在课上观看了一部关于3D打印的视频。视频讲述了一个关于婚礼的故事,婚礼现场制造了一驾飞机,给病人移植盆骨。这件事中用到的一些物品,包括捧花、婚纱、零部件、人工盆骨都是由3D打印技术制造的。3D打印便利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绿色环保,让人们“重生”,作用真是太大了。

视频中,一个团队不断尝试,不断探索,不断修改,最终才创造创造出了一种新材料。我们也要坚持不懈,有创新精神。我们还要自己动手实践,设计、制造了一些作品。设计过程有些复杂,要打开多个软件进行编辑,还要细致地修改校对。我们还学会了操作机器,见识了神奇的打印过程,只要几十分钟,完美的作品就新鲜出炉了。

——七(8)班沈桢祺

烹茶择水,满斟细啜,品赏茶水的色、香、味、形;泥塑壶杯,精工细作,感受大地的厚重;团花制叶,拼接绚烂,将美好的愿景寄语在小小的花束之中。自然在同学们的眼中大概是茶叶的绿色,泥土的棕色,花叶的彩色。选线勾勒,翻折刻绘,在繁杂的色彩中传递自己的一份心意。生活是浓墨重彩的绣线红,青团的翠色,糕点的麦色,剪影的黑色。打磨加工,焊炼拼接,将温暖与粗犷结合,让传统与创新相遇。科技是建材的冷色,建筑的黛色……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