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12月4日是第七个国家宪法日。全国开展以“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扬宪法精神”为主题的“宪法宣传周”活动,这也是我国第二次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为响应国家号召,本周七6班的升旗仪式的主题为“增强法治观念,争做守法公民。”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处于核心的地位。一切法律都是依据宪法制定的,宪法是大部分法律的母法。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维护法治的权威,首先是维护宪法的权威。
同学们要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知道宪法在我们国家生活、人民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知道哪些行为是宪法提倡和鼓励的,哪些行为是宪法所禁止的,明白宪法不仅是一切国家机关、团体和组织的最高行为准则,也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从而增强宪法观念,在社会生活中自觉运用宪法的标准去规范自己的行为。青少年要养成遵守和维护宪法的习惯,就要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并持之以恒,如严肃认真的参加升国旗、唱国歌等仪式,刻苦学习,认真完成每一次作业,珍惜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等。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正所谓:民之所安,法之所系。民法典,就是保护人民的法典。这部法典关系着每一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对我们中学生有多么大的意义呢?从民法典的内容来看,它充分体现了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原则,设置了对侵犯未成年人权益救济的特别时效,还包含了未成年人行动的指引规范。我们中学生要加强民法典的学习,培养我们的基本法律素养,知道是非对错的判断标准,增强我们的法治意识,明白自己行为的边界。我们既要树立权利意识,也要明白与权利相对应的义务承担;既要树立权利受到侵害后法律救济的意识,也要树立侵害别人合法权益后承担责任的观念。
学习好民法典和宪法,宣传好民法典和宪法,让法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共同加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