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剧历史源远流长。它萌芽于清代,发展于民国,起源于乡间的山歌、道情、唱春,宣卷,融合发展成滩簧小戏,又引进、移植其它剧种剧目,吸纳改编了数十种曲调,什么铃铃调,迷魂调……乐器都是轻柔悠扬,小桥流水式的;梆子打得不急不躁,从容不迫;唱腔更是柔情似水,清丽明快。整体飘逸那种恬静优雅、温柔爽朗的音色。这里面究竟包含多少山歌、道情、唱春的成分,柔合着多少曾经民间的韵味啊。植根民间的艺术,总是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所以锡剧被称为“太湖一支梅”。
万千剧本传达万千深情。其中《双推磨》一剧真算得上“翘楚”:不必说她曾经荣获全国戏剧汇演特等奖,也不必说演员阵容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的亲切接见;单是“家家哼唱双推磨,人人都会推呀啦”就有不凡的气势!我们七班大多数学生虽然还是第一次接触戏剧,但在班主任陈洪根的介绍、指导下,竟然人人哼起了《双推磨》。经过层层选拔,11位“演员”脱颖而出。再经过音乐蒋婷玉、黄盈瑜老师的精心打磨,我们唱起来还真是字正腔圆,娓娓动听。我们利用课外时间,同伴间反复切磋,紧密配合,一个个优美舒展的动作,一颦一笑的表情,与音乐唱腔糅合的天衣无缝。
我们就要登台亮相了:音乐蒋婷玉老师借给我们男女演员所有的服装,今天天气虽然在零下3-4度,但我们在有空调的座位上换上了夏天才穿的演出服,个个特别有精神;班主任陈老师带来了我们师兄们曾经戴过的“乌毡帽”,师姐们扎过的丝巾,别提有多神气;徐艾琪的妈妈一早就来到学校,用她那双巧手,把我们个个装饰得红装素裹,花枝招展的!
“推呀拉呀转又转”我们人生第一次的戏剧表演拉开了序幕!
(谈馨忆报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