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团队之窗>>心理辅导>>文章内容
心理辅导案例
发布时间:2016-12-2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团委
 

心理辅导案例  小潘

学生情况:八年级2班一男同学,从班主任处得到的情况,他从进入初中以来,表现出对初中生活的很不适应。尤其在休息日后的星期一问题上,总是不能完成作业,甚至萌发了逃学的念头,上学期屡次三番找各种理由逃避上课。学习成绩不理想,比较散漫。本周一、周三两天,母亲早上将他送到小区门口让他自己上学,他却连续两天未到学校上学,并在回家之后和母亲撒谎说在学校表现不错。

从母亲的叙述,这位同学在小学时各方面表现优异,是老师、同学口中的好学生。进入初中的情况与老师叙述相似,消极懈怠。在进入初中时,面对学习成绩的后退,父母曾严厉批评,但发现小孩心理压力大的问题,尤其在和市里心理咨询师交流过后,在学习上不再给该同学任何压力。对于本周逃学时间,感到非常伤心、失望。

 

辅导过程

一、2010324日(星期四)

周三下午,在与老师、家长细致沟通后,和这位同学初次见面时,我布置他画一幅表现现在情绪的自画像。

从画中显示,(1)只画了头部,画面几乎沾满白纸的大半,线条很粗。这表明该同学有追求完美、神经紧绷,强迫自我的倾向,并且内心感到无力感和对外界的防御,情绪化。(2)对脸部刻画非常精细,尤其眼睛和嘴巴。表明比较以自我为中心,对自我内心过分关注,情绪不稳定。(3)眼睛没有画眼球。表明有自我封闭的倾向。

周四下午,在僻静的图书馆三楼,我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初步感觉,这位同学思路清晰、思维敏捷,对自我的内心关注很多,语言表达能力也比较好,总之,和他交流得很流畅。

我首先从他小学时谈起,他说小学时他是很优秀的。在我追问优秀的具体表现时,他说,成绩开始时并不突出,但经过自己单纯的努力,单纯地想超过所有人,最终成绩非常优秀,与老师、同学相处得也非常愉快。这里,我明确了他追求完美的心理特点。

我问他在初中还想做好学生吗,他说一开始只是好奇,没做深入思考便认为自己可以努力考进这所学校的英语班,并继续名列前茅。我明确,他是希望在小升初中表现优异进入我校英语班,并且考入英语班是他向他人证明自己能力的方式之一,他肯定。可惜,事与愿违,在暑假的任意妄为终究是让他在摸底考试中名落孙山,学习热情已经一败涂地。而当我追问为何说自己对于初中生活没有深入思考时,他强调了自己不适应的问题。我又追问,进初中前,有没有人向他提出在这样的激烈的竞技场中,自己可能会暂时落败?他肯定自己曾做好思想准备。我明确,他并不是无准备的进入初中,曾经也是充满了期待与愿望的。

在我提问进入初中后,初中和自己感觉中最大的不同是什么时,他强调了功课多和学习压力大。

学习方面,他提出自己曾经努力过,却发现离自己的目标很远,屡次失败后,觉得自己爬不起来了。我请他具体谈谈曾经的努力和结果。他举例说自己曾在一段时间里认真埋头做作业,质量不错,希望改变老师心目中对自己的不好看法,但老师并没有表扬他。我补充,老师也没有批评他,那他心目中希望的目标是什么?他指出,希望老师喜欢他,彻底改变他在老师心目中差生的形象。

我引导,他希望老师喜欢他的方式是不是只有成绩出众?他指出不是,成绩好,最起码他可以不用在乎老师喜不喜欢自己。我向他确认,希望成绩好作为保护自己的铠甲?他承认。我引导,有没有更好的保护自己的方式?他说有,比如和同学良好的相处。

我顺势追问有没有知心朋友的问题,他说有,朋友很真、很善良,互相帮助。

在学习的问题上,基本已经明确他的问题,追求完美,想一步登天,有成为好同学的强烈愿望,但不能持之以恒,自我强迫,一定要考得很好。一次次失败后,便灰心丧气,不愿努力。

我提出周一周二逃学的问题。他承认,并指出原因,在于上周五运动会上,自己想着为班级争光。在比赛中,原本擅长的项目因为大意无缘冠军,本来信誓旦旦的成功成为了吹牛行为,让他觉得自尊心大受打击,见到同学老师微笑的脸庞,倒是觉得像是讽刺他,他觉得很失望。周一上午母亲送他,并强调他一定要去学校,不能不去的时候,反倒提醒了他,以致逃学。

这里,他提出问题,从小到大,每周一、周二上学,他总是很痛苦,总觉得被老师骂的一周又开始了,周四、周五比较开心,因为可以在家里。

我了解到,他的父母重男轻女,家中还有个姐姐,但是因为他是男孩,又年龄较小,从小比较宠爱,家人要求高的同时,给他无尽的爱。我和他共同分析,首先肯定,对家的依恋是每个人的自然心理,如果他不信,可以向同学求证。并且我也用共情告诉他我也有这样的感觉,这是正常现象,只不过他过于关注自我内心,将这种感觉放大。此外,我向他明确,他对家庭明显的依赖,和家长给他过多爱分不开。他承认。我向他明确,随着年龄的增长,离开父母走向独立是必然,选择依赖还是选择独立?他毫不犹豫选择独立,但又觉得舍不得父母。我明确,独立式必由之路,但独立是一个过程,允许自己慢慢走向独立就好,方向不变就好。他接受。

最后,学习上,我建议他也是如此,不要想着今天学习不好,明天就能考前列。每段时间列出自己的改进计划,并给自己缓冲的余地。比如,在解下来十天中,告诉自己要认真做好每一样作业,但允许自己犯5次错误。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