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团队之窗>>心理辅导>>文章内容
心理健康的标准
发布时间:2016-12-2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团委
 

心理健康的标准

关于健康心理的标准,目前尚没有一个具体的非常适用的评价体系,由于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通常是动态变化的,因此,健康心理的标准具有相对性。近年,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健康心理的几项标准得到了较多的认可:

1、从分的适应能力。

2、充分了解自己,能对自己的能力给予恰当估计。

3、生活目标切合实际。

4、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适度的情绪发泄与控制。

9、在不违背整体意志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综合多数心理学家和医学家的观点,青少年心理健康应具有如下标准:

1、身体健康,智力正常。身体健康、智力正常是衡量心理健康最主要的标准之一,是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基本条件。、

2、人格完整,意识良好。心理健康的青少年胸怀坦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热爱生活,兴趣爱好广泛了,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并自尊自爱。尊重他人,善于调节自己的言行举止,使其性格、情感、行为等符合其年龄特点。

3、乐于交流,善于结友,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善于结交知心朋友,与朋友沟通心灵,友好相处。面对矛盾和分析,能正确对待,妥善处理,并有乐于助人的愿望和行为。

4、情绪稳定,乐观开朗。情绪是心理健康的温度计,乐观能使人心情开朗。心境上保持相对平衡,有稳定的情绪,就能在环境中积极向上,谦虚谨慎,在逆境中意志坚强,战胜困难。

5、有所追求,积极进取。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理想,有信念,有追求,敢于面对现实,勇于承担责任,能确定比较切合实际的奋斗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

心 理 咨 询 工 作 原 则

1、严格遵守保密原则,不将求助者的资料泄露给他人。

2、尊重每一位求助者,不对求助者有任何偏见与歧视。

3、保持坦诚、关爱、尊重的工作态度。

4、对求助者负责,以完成咨询目标为己任。

5、态度保持中立,不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求助者。

6、明确自身能力范围,在必要情况下,做转介处理。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