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2006
我怀着对心理教育的梦想,捧着一颗火热的心加入了常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时间过得特别快,一转眼一年过去了,在这一年里我深刻体会到了做心理老师的艰辛和快乐,我把自己的青春倾注于所钟爱的教育事业上,倾注于每一个学生身上。一年的工作已经结束,收拾一下零乱的思绪,感到收获也不少。
一、音乐教学工作:
在教学工作方面,整个一年的教学任务都非常重,担任七年级、九年级、高一年级和高二年级共十八个班级的音乐课和七、八年级的课外文体器乐俱乐部的辅导老师;担任市教研室的音乐兼职教研员、市中学音乐学科中心组副组长,分担着教研室的教育教学教科研工作。但不管怎样,为了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我坚持经常看《中国音乐教育》、《中小学音乐教育》等书籍,经常网上找一些优秀的教案课件学习,还努力争取各种机会多外出听课、观看艺术类演出,从中学习别人的长处,领悟其中的教学艺术。一学期来,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中也不断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并顺利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
二、工作室活动工作:
在工作室组织的活动中,我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在听课、评课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及时撰写听课所得、所想、反思,同时增进与工作室成员之间的了解,自身也得以成长。平时,我能在优友博客的个人专栏中书写工作中的心得体会,发表自己的一些见解。同时,我也能从带着“学习”的心态,认真阅读博客中各类学科老师的文章,从中吸取精华,充实自我。
在第一学期中,由于学校尚未对我这个音
在第二学期中,我被学校“心语心愿”聘为心理访谈室辅导员,有了一个实践的平台,借助“赵世俊名师工作室”组织的一次又一次的活动,我在“摸着石头过河”。开学初,工作室的“读书交流活动”使所有老师开拓了思维,收获颇丰,在学习中我收获幸福;在一学期的“心语心愿”工作室活动中,我培养了五名学生志愿者,他们成为我工作的得力助手,与我共同享受工作的乐趣,在一个又一个的心理“个案”中,我渐渐地走进学生的喜、怒、哀、乐,与他们谈心,引导他们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学习;同时我认真学习了《态度决定一切》、《教育新思维》、《做一个合格的咨询者》等书籍,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实践、教学,在音乐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域中我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绩。
三、小小成果:
2006年四月辅导学生参加“常州市中小学文娱调演”荣获市二等奖,后获江苏省调演三等奖
2006年六月辅导学生参加“常州市初中生英语歌曲大赛”荣获市一等奖
2006年四月胜利通过理论考试和课堂教学能力考核,被评为常州市骨干教师。
2006年五月论文“关注校园音乐引导学生健康成长”荣获江苏省"育心杯"学校心理教育优秀论文二等奖
2006年五月论文“让孩子快乐成长”荣获江苏省"育心杯"学校心理教育优秀论文三等奖
2006年九月被学校“心语心愿”聘为心理访谈室辅导员
2006年十月被聘为常州市中小学音乐学科评优课比赛评委
2006年十一月辅导学生参加“常州市中小学生民乐大赛”荣获民乐齐奏市一等奖,荣获优秀指导奖
2006年十一月辅导学生参加第四届高中生“独唱、独奏”比赛荣获两个独唱二等奖、一个独奏三等奖
2006年十二月论文“初探音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获江苏省第二届中小学生展演组织委员会二等奖
2006年十二月撰写的《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获常州市音乐教学案例评比一等奖
四、未来展望:
教书育人是塑造灵魂的综合性艺术。在课程改革推进的今天,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不断努力,愉快的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在学校“心语心愿”心理访谈室的平台上来维护学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