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市北实验初中党支部情况介绍
市北实验初中党支部现有在职党员43名。获中高级职称的占党员总数的80%以上。获硕士学位(含在读)的共10名,获市五级梯队荣誉称号的16名。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党组织充分发挥了政治核心、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推进学校的科学发展、主动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一、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为学校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
1、抓好领导班子的理论学习。党支部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领导班子中心组学习制度。每学期都认真制定中心组学习计划,切实做到 “四落实”。班子成员积极践行群众路线,每学年认真撰写调研文章,经常将优秀的政治理论、教育理论文章通过学校信息平台发送到全体教职工,并及时开展网络评论、撰写感受等活动,带动了全校教师浓烈的学习氛围。
2、健全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党支部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党政议事规则,学校重大决策和活动集体讨论决定。学校党支部支持校行政执行校长负责制制度,班子成员明确分工、统一思想、团结协作、相互沟通、相互补台,增强了领导班子的整体合力。每学期末都举行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每学年领导班子公开述职述廉,接受全体教工的民主测评。校领导班子连续被评为局“优秀班子”。
3、实施干部蹲点,锻炼工作能力,提升管理效能。我校中层干部选拔实行竞聘上岗。中层干部工作勤奋,能力提升,成绩有目共睹,群众满意度较高。实施干部“四蹲点”调研督导机制,每周行政办公会议交流部门工作,注重总结反思,不断提升工作质量。
二、依托党建品牌建设,深化党员队伍的教育和管理
1、党支部深入开展党建品牌创建工作。校党支部在两次荣获党建品牌建设大市“一等奖”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品牌内涵,着力凸显“市北党员讲坛”在市北学校党建工作中的特色和作用。围绕学校“尊重”理念,结合学校2007年以来的党建品牌建设,在规范党员管理的起点上,着力培植党员“博”文化,其内涵为“博观”、“博雅”、“博爱”。
一是主推“博观”讲堂。2015年新推出的“博观”讲堂是党建品牌“市北党员讲坛”的升级版,创新设计“博观”讲堂这一新型的学习形式,旨在“跳出教育看教育,从教育之外汲取教育智慧;立足社会观人生,从大千世界悟得人生哲理”,今年先后邀请留青竹刻名家、资深新闻记者、知名企事业家走进”博观”,分享智慧,记录真实,品味人生,带给了我们很多教育之外的感动和触动,同时对我们自身的教育又带来了无穷的启迪。“博观”讲堂从主讲嘉宾到海报宣传、讲课内容和形式,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深受市北党员教师欢迎。
二是打造“博雅”团队。党支部以四类“先锋示范岗”的申报和评比为抓手,积极打造“博雅”党员团队。结合学校党员工作岗位和自身特长,学期初申报,“七一”期间评比并表彰。“博”指党员教师要努力做到学识渊博、技能广博;“雅”即雅正,即平时为人处事中党员要时刻注意自身形象,带头执行五项严规。全体党员教师亮牌示范;推出了党员读书之“悦读享读漂流卡”活动;开展体现“自主·互动·拓展”和“高效合作小组”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展示活动;开设“智慧讲堂”;启动“骨干教师工作坊”;评选校级优秀青年教师并鼓励党员教师积极申报市五级梯队等等,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三是彰显“博爱”精神。党支部要求党员教师要率先成为学校“尊重”理念的践行者,并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大家的事情帮着做、集体的事情抢着做”作为平时的工作准则。开展“党员导师制之结对帮扶”活动;组织党员教师开展“周末义工行”活动;关心关爱每一个学生,争做师德模范,争当教师“月度人物”,大力弘扬校园先进事迹的典型,展现校园中优秀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学术魅力。
2、抓好支部制度建设,增强党员意识。抓好以“三会一课”为主的支部制度,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党员教师轮流上好党课。党支部围绕“五个好”和“五带头”要求党员教师在各自岗位上积极创先争优。以党建品牌建设为抓手,做好党员教师的日常教育、管理和监督、评议等工作。学校党支部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对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进行了民主评议,广泛接受学生、教代会代表、民主党派、工会等意见和建议,党员测评满意率达95%以上。建立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开展谈心活动制度,鼓励优秀青年教师以实际行动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全力提升师德师能
1、推进师德建设工程,在教职工中倡导“尊重”为理念的教师文化。每月评选“市北教师月度人物”,树立了市北教师精神的典型和榜样,发挥了师德典型示范作用。学校先后被评为“市教育行风建设群众满意示范单位”、首批“常州市师德建设先进单位”。
2、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为教师专业成长指路,促进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一是开展“市北智慧讲坛” 活动。组织全体教师阅读教育教学专著,围绕市北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探索实践,组织现场演讲展示探索历程和成果。二是落实“博士工作站”项目。积极拓宽专家资源渠道,为教师专业成长指路。三是推进“骨干教师工作坊”和“青年教师成长俱乐部”活动,鼓励和组织青年教师参与省市级各类专业培训和竞赛。四是重视德育队伍建设,组建何建东班主任工作室,围绕“如何系列开展班级特色项目主题教育活动建设”和“如何实施高效合作小组管理”两大德育课题开展行动研究,引领班主任专业化、科学化发展。
四、加强作风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制度
1、抓好廉洁自律。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主动学习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和省委的十项规定,在廉洁自律、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等方面,深刻领会精神实质,自觉遵守各项要求。2012年学校被评为“常州市廉政文化示范点”。
2、坚持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校务公开制度。每学期都召开教代会,严格按规定按程序进行,让代表们充分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
3、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抓好具有市北特色的五项教学常规,探索课堂教学模式,将增效减负落到实处。实施依法治教,营造安全有序的教育环境。认真组织党员干部、教师、学生学习安全法规和教育法规,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教。
五、发挥群团作用,形成共建合力
每学期认真召开教代会,进一步深化校务公开和政务公开工作,做到民主渠道畅通。学校工会积极开展“送温暖”工作和爱心公益活动。学校工会为“江苏省模范教职工之家”。学校团工作品牌活动亮点频出,多次获“示范团组织”荣誉。校关工委被评为“常州市首批中小学关工委工作常态化建设首批合格单位”。学校连续获市教育局“宣传报道工作先进集体”和通报表扬。2015年,学校喜获常州市五一劳动奖状。2016年学校被评为江苏省文明校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