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常州市委组织部关于“五纵五横”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常组发〔2014〕17号)提出“横向以农村、街道社区、企业、社会组织、机关和事业单位五大领域党组织为依托,纵向以服务内容、服务网络、服务队伍、服务载体、服务制度五项建设为抓手,形成‘五纵五横’纵横交错、统分结合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工作格局”的总要求。为进一步落实文件精神,现结合常州教育实际,就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中央提出的“六有”(有政治坚定、素质优良的党组织领导班子,有能力突出、带头服务的党员队伍,有贴近实际、特色鲜明的服务载体,有功能完善、便捷高效的服务平台,有科学规范、务实长效有服务机制,有成效明显、群众满意的服务业绩)和市委提出的“五个新提升”(服务理念有新提升、服务功能的新提升、服务本领有新提升、服务品牌有新提升、服务评价有新提升)的目标,以基层党组织为依托,以服务体系、服务队伍、服务职能、服务载体、服务机制五项建设为抓手,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二、目标要求
通过深入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培育一批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服务发展、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党员业绩突出的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培育一批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服务意识浓、服务能力强、服务成效好的基层服务型共产党员。
三、推进举措
1.构建服务体系。进一步整合服务资源,构建教育行政部门、基层党组织、党员义工为主体的三级党员服务体系。根据基层单位实际和党员个性特长等分类组建服务团队,细化服务内容、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完善服务功能,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如:城镇基层党组织可与街道社区、企业及社会组织党组织联合共建,农村基层党组织可与乡镇、村级党组织联合共建,增强基层党组织了解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与水平,同时也让全社会了解和支持教育事业。
2.建强服务队伍。通过完善选拔任用、教育培训、监督管理和激励保障机制,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通过深化党建品牌建设,健全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长效机制;严把党员“入口关”,提高发展党员质量,注重将教育、教学、科研一线的优秀教师吸收进党员队伍;加强党员义工队伍建设,广泛参与“党员义工365”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学生喜爱、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高素质党员教师队伍。
3.强化服务职能。教育行政部门党组织重点围绕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不断提高依法行政和科学管理水平;规范各类检查评比活动,切实减轻基层学校负担;畅通听取基层单位和教职员工意见建议的渠道,健全群众诉求快速响应和妥善处理机制。基层党组织要重点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着力推动学校主动发展、内涵发展,引导党员教师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遵守师德规范,带头提高工作能力,带头服务师生群众。
4.创新服务载体。以常州教育义工委、“党员义工365”活动等平台为依托,以师生员工、学生家长、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导向,深化党员教师义务导学、在线导学和心理教育服务等服务品牌建设,进一步拓展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构建党员干部、党员教师传帮带的平台,让党员带头联系教师,带头联系学生,帮助品行、学习、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各基层单位党组织要通过规范办学行为、创新管理制度、推进课程建设、做好后勤服务、开放校园设施、办好家长学校等行之有效的方式,创新和丰富服务载体,努力为师生、家长、学生服务。
5.健全服务机制。一是健全上级党组织服务下级党组织机制。上级党组织要进一步落实服务责任,加强统筹协调,保障党建工作经费落实,完善考核激励制度,推动党建工作重心下移,为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环境。二是健全党组织服务党员机制。各级党组织要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深入推进党务公开,增强党内生活原则和透明度,完善党内关怀激励制度,支持党员提升能力素质,促进党员全面发展,帮助特别困难党员。三是健全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机制。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改进作风,联系服务群众,着力在完成教育教学中心任务、帮助身边困难学生、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等方面做好服务。深化“三亮三比三评”(亮身份、亮承诺、亮标准,比技能、比业绩、比作风,个人评、群众评、领导评)服务机制,不断提高群众对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的满意度。
四、保障体系
1.落实领导责任。各级党组织要把建设服务型党组织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和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的重要内容,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有序推进,确保工作落实。党组织负责人要担负起基层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亲自谋划,带头示范,加强调研,解决问题。
2.加强调研指导。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是新形势下对基层党组织功能作用的新定位。教育行政部门党组织要切实转变作风,深入基层,深入师生群众,指导基层党组织适应功能转型的新要求。各基层党组织要以师生群众需求为导向,切实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建好用好服务平台,因地制宜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确保工作实效。
3.科学研制方案。各辖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党组织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形成具体实施意见;各直属单位党组织要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具体建设方案。各地、各直属单位党组织要在实施意见或建设方案中明确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目标任务、方法举措、保障机制,并将实施意见或建设方案电子稿于4月底前报市委教育工委组织处(邮箱juzz@{域名已经过期})。各地、各直属单位党组织应按照实施意见或建设方案的要求,切实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并于年底前将创建情况总结报市委教育工委组织处(邮箱juzz@{域名已经过期})。市委教育工委将通过适当形式对各地、各直属单位推进服务型党组织的情况进行调研,并对“五项建设”成效显著的党组织予以表彰。
4.加大宣传引导。要充分发挥校园网、广播站、宣传橱窗以及新闻媒体的作用,认真总结和宣传推广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培育和树立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要通过开展创建活动,树立一批服务品牌,打造一批典型群体,让基层党组织学有榜样、赶有方向,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中共常州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
2014年4月4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