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校园动态>>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市北少年与美德有约
发布时间:2016-10-0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何建东





市北初中:让少年与美德有约

为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好发挥美德少年的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放大美德少年正能量,引导市北广大中学生学习美德、践行美德、弘扬美德,从小做有道德的人,市北实验初中组织了广大中学生参加“我与美德有约”体验活动。

活动分“美德感悟”、“美德书法作品”、“美德微视频”、“美德瞬间摄影”四个篇章。各班在班级进行宣传动员,同学们发现身边的美德,记录身边美德故事,留下精彩美德瞬间,拍摄最美丽的身边人系列活动,要活动中体悟,在活动中升华,让美德与市北少年有约,美德与终生相伴。

活动中的精彩作品同时也上传江苏教育新闻网“我与美德有约”体验创作大赛。

 

我与美德有约

    今年国庆节,我和父母开车回老家。

在高速上,堵车已经成了家常便饭,这次也不例外。三人在车上无聊的等待,希望车流能尽快疏散。已经堵了一个多小时了,还好车上带了几袋零食,可以消磨一下无聊的堵车时间。一袋吃完了······又一袋吃完了······可是车流仍是停滞不前。一共已经开了六个小时了,还未到达目的地。

夜幕已渐渐降临,公路上昏暗的路灯已经点亮,汽车也打开了一盏盏车灯。望着前方的“灯火通明”,汽车大灯的长龙一眼望不到边。赶了一天的路,我们都累了,只好躺下休息。

“走了!走了!”母亲激动地呐喊唤醒了我。终于结束了!爸爸坐直身子,把熄火的车子又重新启动,踏上了回家的路。

虽然堵车已经结束了,但路面依然有些拥挤,除了车,还有垃圾。漫长的堵车过后,垃圾扔得到处都是。公路中央的绿化带上、公路旁边的围栏上、大马路上,甚至连离公路还有些远的小水沟里都有垃圾的身影。这是堵车的后果,是不文明的产物。沿途一公里,乃至两三公里,无处不见垃圾的踪迹。

大概只开了短短五百米便见到几个环卫工辛勤的打扫,面对飞驰的车子,他们显得那样弱不禁风,好像随时都会有危险的发生。这么多垃圾,需要日夜不停清理多少天!看着他们忙碌的背影,心里不是滋味。为什么他们要不顾生命安全的打扫?有无数种答案。但这些回答中,必然都会有一个关键词的出现:奉献。

“爸,开慢点吧,不要为他们多增添一分危险。”老爸降低了车速,缓慢的从他们身边驶过。

    服务区到了,我把车中的垃圾装入一个垃圾袋,扔进了垃圾桶······期待美德与你相约。

 

                                  常州市市北实验初中  七(7)班  徐磊

 

 

 

 

 

我与美德有约

“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百年来被天下志士传颂。在当初看来,仿佛还很遥远,就像藏匿在浓雾中看不清,道不明。可在表哥结婚宴席后,我终于知其所以然了。

在亲切的寒暄和耐心的等待后,表哥的婚宴开始了。经历了甜蜜的嫂子和表哥新婚祝福后,我饱受后续冗长的婚庆流程和隆隆作响的音响的折磨。最后环节派发玩具的过程中,却抢到一个玩偶,不可谓不珍惜!

亲戚们陆陆续续地随着宴席的结束而离开,我也跑到酒店周围晃悠去了。转到酒店停车场,我惊奇地看到一位三四十岁的妇人牵着一个男童的手拾捡垃圾。妇人看上去年纪不大,但衣服破旧——一件陈旧的运动服不合身地套在身上,鲜红的色彩被斑驳的污渍渲染成暗红色;脚着一双凉拖鞋,走起路来踢踏作响;皮肤粗糙、面容沧桑,看上去怪可怜的;小朋友手拿着一个小发条玩具不停地捣鼓着,眼中的天真和笑意荡漾得快要溢出来了。妈妈的愁容配上孩子的笑脸怎么看都及其矛盾,可又偏偏搭配在一块,让人寒酸不惊。

我不由得迈向母子二人,企图通过攀谈暂时减缓他们对生活的忧虑和对未来的迷茫。走到他们面前,我企图以一种平常的语气去描述和交谈,生怕触碰到他们脆弱而又敏感的自尊心。

“这样干,生活不容易吧!”

她有些诧异地看着我,仿佛是在惊奇我会和她讲话。“是啊,这日子是越来越难熬啊,可怜的是孩子,没有让他吃好点、穿好点,这是我的心头病啊……”说着说着,孩子的眼睛游离到我的小玩偶上移不开了。他的母亲注意到这一幕,有些尴尬地骂道:“你这孩子,这还是别人的东西,怎么可以这样呢!”面对千辛万苦才弄到手的玩具,我心中的矛盾让我焦躁难安。可当我的视线碰触到孩子渴望的眼神时,我的心融化了。我叹了口气,无言把玩具递给了母亲。

她有些慌张,连忙说:“孩子,涵涵他不是这个意思!”而我却只是把海绵宝宝玩偶攒紧在妇人手中,朝她点了点头,默默地离开了那里。那一刻,我感到的是心灵里什么东西一下就通彻了,清清爽爽的,灵魂像雾一样焕发,愉悦至极。   

在这一刻,我明白了是非,懂得了义的真谛。用自己哪怕是微薄的力量去帮助别人,其财产价值固然不值一提,可那美好品德却不是最珍贵的吗?这是我与美德的第一约,也注定不会是最后一约!

八(6)朱佳杰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