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8日下午,市北初中举行“道德讲堂•百姓视角”活动。七年级的同学们观摩了由常州市滑稽剧团带来的小品《变形记》,并就如何关心、帮助外来务工子女展开讨论和交流。
本次“道德讲堂”活动以“关爱外来务工子女”为主题,展开讨论。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外来务工人员的大量涌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市中的生存状态引人关注。
本次道德讲堂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出发,以小品剧的形式展现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陌生的城市中的遭遇和周围师生对他的热心帮助。
在随后的体悟交流环节,小观众们纷纷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有的同学说:“这些外来务工孩子要比我们城市里的孩子自立坚强,现在的孩子从小就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一直娇生惯养,自理能力太差。可这些外来务工孩子呢,虽然不富裕,但有着坚忍不拔的意志,自立自强,也从不曾带着高傲的眼光贬低别人,这就是他们的闪光点。”
有的同学说:“外来务工子女同样也是祖国的希望,我们要毫不吝啬的将关爱、尊重撒播到外来务工子女的身上,用满腔的爱心和耐心去呵护和健全他们的人格、心灵。对他们多关爱一点,多理解一点,不要带有歧视的眼光看别人,要平等对待他人。”
道德讲堂活动结束了,但友爱互助的美德将会由这些同学传播开去,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附学生感言:
伴随着微风,同学们从阶梯教室走出。似乎在那讨论着,说笑着。阳光洒在人们身上,如水花似的溅落在地面上,一切是那么美好……
就在不久之前,我很幸运来听了人生第一次的“道德讲堂”宣讲。以“关爱
外来务工子女”为主题,展开讨论。又以苟旦、蓉蓉
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外来务工子女也同样是祖国的未来!”使我感触也非常的深刻:无论是城市还是外来的孩子,人格尊严都是平等的。不能因此而带着有色的眼镜看待他人,而是应该在各个方面多多帮助他人,让我们用行动去感化外来务工子女心中的“寒冰”。
同在一片蓝天下,同在一个城市里,让我们一起努力。——何晶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今天道德讲堂所教给我的友爱互助的美德。
在常州这个繁华的城市,有许多外来务工子女,他们伴随着父母远离家乡,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他们就如情景剧中的“苟旦”那样,被人嫌弃,被人嘲笑,他们的内心空虚孤寂,渴求亲情。久而久之,他们的心理、行为发生了严重的缺陷。
难道家庭贫困就低人一等吗?难道他们的身上只有庸俗吗?这些,在观众互动的过程中大家都给了很好的解答。有的观众说:“,这些外来务工孩子要比我们城市里的孩子自立坚强,现在的孩子从小就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一直娇生惯养,自理能力太差。可这些外来务工孩子呢,虽然不富裕,但有着坚忍不拔的意志,自立自强,也从不曾带着高傲的眼光贬低别人,这就是他们的闪光点。”诚然,这都是真诚的,用心斟酌了的话。
是啊,外来务工子女同样也是祖国的希望,我们要毫不吝啬的将关爱、尊重撒播到外来务工子女的身上,用满腔的爱心和耐心去呵护和健全他们的人格、心灵。对他们多关爱一点,多理解一点,不要带有歧视的眼光看别人,要平等对待他人。
虽然是主持人,但是观众们的话也同样耐人寻味,值得深思。道德讲堂结束了,但友爱互助的精神却不会从此结束,而会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你的身边,是否也有着这么一群人。
他们善良,朴实,平凡,他们从千里之外的农村而来,他们似乎与这繁华美丽的城市格格不入,但他们,正是都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便是外来务工子女。
观看了情景剧《变形计》后,从主人公的狗蛋身上,我找到了不少他们的影子。他们为了生计,与父母一同走进了城市,可面对城市的他们,却沉默寡言起来,这儿,非但没有给予他们快乐的生活,反而在他们的心中烙印下了深深的伤痕。他们小小的手指怎么也数不清高楼的层数,他们面对同学的另眼相看感到自卑,他们面对父母们的早出晚归,终日独自一人生活……
放学后,当我们吃着美味佳肴时,而他们却在等待着父母的归来;深夜,当我们早已进入了梦乡,而他们却还在做着家务。他们用小小的肩扛起了家的重担,他们比我们更早地独立,比我们更加的孝顺,比我们承受的所多得多,可却无人愿与他们分担忧愁。
我们是否应该牵起他们的手,与他们一起玩耍,放下心中的偏见,平等地对待与尊重他们?我们又是否应该向他们学习,为父母分担,学会独立,学会成长。当我们对父母的叮嘱感到厌烦时,你又何曾想过,他们却连见父母一面都是奢求?在城市生活的我们,何曾懂得过知足。
自我反省一下,我们需要向他们学习的还太多太多。让我们与他们为友,帮助他们,关心他们,与他们同在一片蓝天下成长,给予他们一份温暖。——
留守儿童,这个对我来说既陌生又遥远的词,似乎不应该出现在我的生活中,只有在遥远的大山里,才会有许许多多孤苦伶仃的留守儿童等着父母来看望他们,关心他们。但是,观看了今天这个舞台剧后,我才明白,原来,留守儿童就在我们身边。多少个像苟旦这样的留守儿童,渴望父爱与母爱。
他们的父母忙于生计,天天奔波在外,多少个日日夜夜,都只有他们独自守候在门边,等待着父母的归来,多少个日日夜夜,他们因为等待父母而独自睡着。正是因为这样,他们从小便缺乏关爱,从而让这些“小小鸟”们身心得不到健康的发展,正是因为这样,才需要像苟旦的老师这样的人,去关怀他们。
当主持人问道该怎么样帮助留守儿童的身心和学习生活时,正是因为之前情景剧的感染下,我毫不犹豫的站起来说道:“我们应该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让他们感受到温暖,还应该帮助他们,更应该和他们进行彼此之间真诚和心灵的沟通”正是需要这样,才能让他们敞开封闭的内心,快乐的面对生活。
他们,淳朴懂事,心地善良;他们,热爱生活,城实有信;他们,平凡执着,坚强乐观……可他们也因陌生而孤独迷茫。面对身边的外来民工子女,我们,是否应该做些什么?
《道德讲堂》中的一则情景剧,深深地启迪了我。一个外来民工子女——苟旦,因家庭贫困而被同学们孤立,但他充满爱心,懂事而又自立。热心的老师了解情况后,用自己的方式帮助了苟旦。使苟旦走出自卑,愿意尝试与同学们交往。
其实,我们身边也有许多这样淳朴善良却心灵脆弱的“苟旦”,在他们在内心深处,渴望着友情,渴望着被关注。在世上,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我们因该对他们多一份关怀,多一份帮助。关爱他人,让灵魂的荒漠渗出汪汪清泉,盛开出鲜艳的花枝!关爱他人,可以创造生命的奇迹。因为有爱,生命才会绚丽。
如果说,彼此帮助是清澈的甘霖的话,那爱与关怀便是一条奔腾向前,永不停息的河流,从身边做起,对外来民工子女送上一份真诚的爱,让我们生活的小船驶向美好的彼岸!
他们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虽然相貌平平,却有着铁一般坚定的信念,虽然穿着普通,却有着金子般的心灵。他们就是来自不同地方的外来务工子女。
关于他们在城市校园的生活,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他们往往不受老师和同学的欢迎,与大家格格不入,相处困难。讲堂小品中的主人公——狗旦,便是更多务工子女的缩影。
然而对
对于这些外来的孩子,失去美好的环境和家庭的温暖已够可怜,如果还要经受同学的歧视,那会使他们产生自卑的心理阴影。面对他们,我们应给予更多的关爱,也可以给予物质的帮助,如提供助学金等。
真的,从这堂课,我学到了许多,不仅从务工子女身上,也从自己身上找到了许多的不足,《道德讲堂》真是令人受益匪浅!——杨丁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