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校园动态>>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市北校本课程主打传统文化
发布时间:2015-03-1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刘正奎

新学期,市北的七、八年级学生可以分别在每周二、四下午的第四节课享受校本课程带来的精神大餐。

本学期,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以及教师的特长,共开设“穿越时空”、“星光大道”、“成长纪念册”等三大类近二十门课程,和以往不同的是,本学期增加了传统文化在校本课程中的比重。

由严振宇校长和语文组陈洪根老师共同开发的课程《我爱常州非遗》,在上学期得到了选修学生的一致赞赏,他们认为选修这门课程绝对“值”,可以了解到常州的非遗文化,在课上领略了锡剧、梳篦、乱针绣的魅力,作为常州人倍感自豪。本学期,两位老师进一步拓宽丰富课程内容,课程内容走出常州,带领学生了解全国的非遗文化,开设《文学与非遗》,让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不少学生对于本学期新开设的《趣味词义辨析》感到陌生而又新奇,这门课程由老教导主任邹建林开设,他看到现在的学生对于词语的出处以及词义的辨析能力相对较弱,作为语老师的邹主任根据自己特长,开设这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课程,一个个词语,全部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来呈现,中间穿插《三字经》,深受学生喜爱。上完课的学生兴奋地说:“本来认为和语文课没有什么区别,其实大不一样,让我们在轻松的学习气氛中,通过有趣的故事,掌握了词语的出处以及含义,如词语“爱好”、“嗜好”,通过《西游记》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来讲,通俗易懂。”

上学期学生选修爆棚的《品三国》,本学期继续和学生见面,王晓波主任本来担心学生没有看过《三国》故事,学生对这门课没有兴趣,没有想到一段时间上下来,在市北的校园中掀起了一场“三国热”,师生茶余饭后都在讨论“三国故事”,从而带动了学生对于文学名著的热爱。

本学期,黄娟雅老师继续开设毛笔书法课《书香墨色》,这门课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书写能力,同时一坐就是一节课,还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力,更重要的是继承了优秀的传统文化。

相信,市北的校本课程开设这些传统文化,进而能够带动学生去了解、热爱更多的传统文化,从而对学生成长真正起到一点引领的作用。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