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局长的讲座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深入浅出,旁征博引,通俗易懂,让在座的市北教师们心潮澎湃,讲座中呈现出的几大关键词更引发了我们深刻的思考。
关键词一:理念
讲座从一段有关北京第十一中学“我们的一天”视频开始,视频展示了三个中学生一天的学习生活,展示了十一中学先进的教育理念、中国的教育方向,在这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课程,学生每天的生活不是依据别人的安排,每个孩子都是生活的创造者,孩子的感言:“这里能实现我一切的梦想。”让我们真切动容,感慨良深。
关键词二:创新
丁局长列举了北京亦小语文课程的例子,亦小的语文不用任何版本的课本,而是由本校的语文、美术、音乐老师共同编制而成,他说课堂是一个团队的创造而非某一个学科老师的事。该学校真正实现了语文教学资源校本化,老师们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年龄特点,编制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课程,提倡学生大量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体现了师生共同创造每天的生活理念。
关键词三:交流
丁局长以台湾复兴中学的课堂教学为例,强调了合作交流的重要。合作交流是当今公认的有效学习方式,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增长点,学生在独立思考、深度思考之后,在带着自己独特想法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才能倾听到新的想法,才能使自己变得成熟,从而不断提升自己。
关键词四:能力
丁局长指出,知识是成长的载体而非目标。就知识和能力而言,对于学生来讲,能力比知识更重要。要教会学生学习与创新技能、数字化素养技能和职业与生活技能。卡耐基教学促进基金会认为,仅仅教会学生读写是远远不够的,关键要培养学生的能力。丁局长还列举了几位来自中国的哈佛留学生的看法,他们一致认为人文素养、智慧、能力的培养要比简单的知识传授更重要。
关键词五:角色
师生要摆正自己的角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的效果最终体现在学生是否学到、学会,所以,教学应以学生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角色是服务者、帮助者、促进者,要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思想。
报告中,丁局长高瞻远瞩的理论思考、跳出教育看教育的独特视角激起了与会者们的阵阵掌声,讲座中提及当今世界的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巴黎时装周、3D打印技术等流行元素与新兴事物更拓宽了教师们的视野,相信通过聆听这次精彩的讲座,一定能给行走在理想与现实夹缝中的教师们带来思辨,找到适合自己、适合学生、更符合时代的教学之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