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
——西三村暑期进社区活动之衣冠中的文化自信
服饰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所在。汉服的存在也恰恰是华夏的信仰和文化的传承。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汉服文化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后人的心中熠熠生辉。
本次西三村社区请到了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许西惠教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关于汉服与礼仪的视听盛宴。在这堂课上,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汉服的由来,还请一名同学当小模特穿上汉服向大家展示汉服的风采。当这名同学穿上那一身汉服的时候,同学们无不经惊叹于这汉服穿戴的礼仪之繁杂,更惊叹于汉服的巧夺天工。老师向同学们细细介绍着穿戴汉服所需要讲究的礼仪。当这名同学莹莹向大家走来的时候,我们仿佛真能看到一个僮女,从那水墨画中向我们步步走来,连周身的气场都变得更加清雅了。
老师还向同学们介绍了不少关于汉服的典故。例如荆轲刺秦王,孟子休妻等一些耳熟能详的故事,不仅让我们开拓了知识面,还让我们更加了解了关于汉服的一些细节特征。同学们都听的津津有味。在这次讲座中,同学们也学习到了一些传统的礼仪。譬如古人见面时常用的拱手礼、揖礼,和女子使用的万福礼,无不彰显着人们对礼的看重。在这短短几秒动作中,同学们的心中却油然而生一股别样的情感——对汉文化,对汉民族。
这一次的活动让同学们了解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同学们更明白了保护中国古典文化的责任之大。明白了,其实保护汉服文化可能只是更加了解他一些,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生活需要更多的仪式感,不能因为讲究生活的快捷简便而忽视了那些我们真正应该重视的文化。大家都行动起来吧,尽自己的努力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蒋丽娟、邵薏菁、叶津竹、钱丽娟)
汉服文化
7月3号,我们参加了关于汉服的讲座,主题是''衣冠中的文化自信——汉服与礼仪''。
在此过程中,我们观看了汉服的展示图,了解了汉服的种类,它的结构等等。老师还给我们带来了她收藏的汉服,给学生换上,让我们从现场体验到了近距离的汉族美感。
除此之外,我们还学习了古代的礼仪。老师叫我们学会了拱手礼,万福礼等等。不同的地点,不同的身份,就要行不同的礼仪。从此可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活动过程中,老师也向我们介绍了汉服的形成及历史。日本的和服可以说就是与我国古代的丝绸汉服有关。可是不同的是,日本仍然有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穿和服,他们能够记着自己的文化。但中国却很少再穿汉服了。即使近几年来,汉服逐渐出现在众人的眼前,但是我仍然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能够理解汉服,传承中国文化。可是中国却丢失了一部分的文化,所以我们要从小学习汉服,理解汉服传承,去传承且发展中国文化。
也许有的人认为汉服太过复杂,但其实我们的生活中也需要一些趣味,而不是每天都是简约快速,我们也需要一些像汉服一样的,美的仪式感。
八(6) 王雨晴
汉服与礼仪
今天我参加了暑期社区活动,了解了中国汉服与礼仪。给我们讲座的是许西惠老师,她讲课留给我的印象也只有绘声绘色才能形容了。
一段电视剧《扶摇》开场,巧妙的引入今天的主题汉服文化。活动一共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有汉服,古衣之首:深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和服,韩服,汉服,衣冠上国,礼仪之帮,还有一些礼仪等。
讲座中,一位同学大胆尝试穿上汉服,那气质完全不同,汉服给人的感觉不同,人也会去主动地适应。老师还教我们了许多礼仪,如拱手礼,男生左手在上,女生右手在上,我们还现场尝试了一下,行起了礼。汉服的结构也是不同于别的衣服的。老师还讲了很多的关于衣服的成语和故事,比如荆柯刺秦、孟子休妻。还有穿衣的场所、礼节和规矩。
我已经被汉服的文化和礼仪感染。 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学校开展的社区活动让我收获了许多,开展了我的知识面,这节课培养了我对文化的热爱,陶冶我的身心,培养的情操。我深刻感受到能参加社区活动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机会啊!
八(1) 岳铭洲
![]() ![]() |